首页  > 理论研究

书讯:《新时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理论与实践》出版

发布时间: 2025-09-01 15:18

  近日,中国纪检监察学院组织编写的《新时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理论与实践》一书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是中国纪检监察学院承担的“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1ZDA122)的最终研究成果,从基本概念、战略定位、发展脉络、内涵特质、运行机理、实践要求等方面,勾勒新时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概貌,反映我们党坚持“两个结合”推进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总结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实践经验,为推进新时代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献智出力。本刊刊发该书的前言,以飨读者。

推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中国纪检监察学院课题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党的二十大通过的党章在纪委主要任务中增加“推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进一步作出部署。这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成功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重要举措,是破解有效监督治理难题的中国方案,充分彰显了我们党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非凡智慧,勇于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历史主动,为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焕发蓬勃生机活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救国、兴国、强国实践中建立起来的保证亿万人民当家作主的全新国家治理体系,是一整套紧密相连、互促并进的国家制度体系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的关键是治权,治权离不开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必要保证,是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有效运转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审时度势,作出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战略部署。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围绕理论、思想、制度构建体系,围绕权力、责任、担当设计制度,实现制度建设与时俱进,推动党和国家监督在法治轨道上规范运行,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实现理论突破和实践创新。这一重大决策部署,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权力监督理论,有力回答了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时代之问,标志着我们党对管党治党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

  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伟大实践。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党在百余年奋斗历程中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是党历经千锤百炼更加坚强的成功密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党的自我革命的规律性认识,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标志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引领百年大党开辟了自我革命的新境界。加强自我监督是党进行自我革命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党的性质宗旨、国家根据治国理政历史规律,不断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宪法法律法规,进行自我净化、自我检省、自我纠偏的过程。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体现以自我革命精神纠正自身偏差、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内在逻辑,找到以党的自我监督和人民监督相结合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练就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现自我升华的“绝世武功”,为实现当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领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有效路径。

  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创制之举。权力必须受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我们党长期执政,面临着权力异化的风险,解决这个问题,不能靠西方的多党轮替和“三权分立”那一套制度模式,根本上要靠自我革命、自我监督。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我们党坚持“两个结合”推进理论创新取得的新成果,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从历史源流看,中国自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具有维护中央权威的民族意识和悠久传统,地方服从中央是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与之相适应的监察制度,注重自上而下的监督制约,突出自我检省、自我纠偏功能,为构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提供了历史文化滋养。从现实实践看,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紧密结合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使命任务和奋斗目标,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敢于正视问题、克服缺点,勇于刮骨疗毒、去腐生肌,逐步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制度,为构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提供了丰厚实践基础。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们完全有决心、有底气、有能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督之路,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

  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纪检监察学的核心研究领域。建设纪检监察学科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开创性事业。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纪检监察学”正式成为法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纪检监察学是研究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以及纪检监察理论、制度和实践的综合性学科,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本学科的核心研究领域。设立纪检监察学科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围绕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制度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从中国实践中提炼中国理论,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拓展学科资源。

  本书是中国纪检监察学院承担的“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1ZDA122)的最终研究成果。全书共七章,第一章讲概念,概述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基本概念、要素构成和主要特点;第二章讲定位,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维度,阐释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战略地位;第三章讲历史,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4个历史时期进行历史回顾;第四章讲内涵,从理论基础、文化基因、独特优势等维度,阐释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内涵特质;第五章讲形势,概括新时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设的阶段性特征、基本经验、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第六章讲机制,阐释统一领导机制、贯通协调机制、一体推进机制、精准契合机制和专责监督机制的内涵要义和运行机制;第七章讲路径,阐述加强政治监督、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基层监督的实践要求。本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贯通、目标与途径相统一,力求阐释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历史脉络、时代价值、内涵属性、实践经验、原则要求和主要任务,勾勒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设的时代图景,提炼带有原创性、科学性、指导性的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设的丰富实践,为加强理论研究、把握内在规律、提炼道理学理哲理提供了深厚沃土,理论工作者正逢其时,大有可为。中国纪检监察学院作为纪检监察系统的党校,作为培养纪检监察专业人才的院校,深耕纪检监察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愿本书的出版能够为这项方兴未艾的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我们将继续努力!(本文为《新时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理论与实践》一书的前言,标题为编者所加)